社會企業(社企)多年前在台灣與香港萌芽,如今社企在兩地的發展已日趨成熟。台灣社企發展完善,成爲不少人心中典範,相反香港社企給人的感覺卻總是「很短命」,無法長期持續營運。究竟兩地社企在營運上有何分別?Think Pig為你整合出三個不同之處,發掘當中值得借鑒的地方!
你有聽過什麼是「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(17 SDGs)」嗎?沒聽過,不要緊。有組織在2018年調查發現,香港15-30歲年輕人中,有多達8成半人跟你一樣,未曾聽過這個名詞。但你希望生活在一個無貧窮、平等、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嗎?如果你點點頭,那麼請細看這篇文章的介紹!
Vienna Boy Choir Music Academy(維也納兒童合唱團音樂學院,下稱VBCMA)是一間以社會企業方式營運的音樂學院,過往十年,他們除了教授合唱,還支持基金會舉辦過多項慈善項目,並提供獎學金,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減免學費,皆因他們認為,音樂對孩童成長及全人發展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憑著對音樂教育的熱誠,面對疫情,迅速的反應、大膽的嘗試,他們開拓出一套新穎而有效的線上教學模式,讓學生在家學合唱,一起看看VBCMA的經驗分享吧!
新冠肺炎疫情下,社會各界對室內環境長效消毒的需求增加,一家在香港成立超過23年的社——明朗服務有限公司,亦迅促回應社會需求,開拓「 ZOONO 長效消毒抗菌塗層服務」,採用來自紐西蘭的ZOONO長效消毒抗菌液, 以霧化方式進行室內環境長效消毒,短短大半年,已為多達40個不同場所,如學校、院舍、辦公室、商店、廠房、家居和公共地方,提供消毒服務,減低病菌傳播。
兩間目標客源相似的公司偶然相遇,居然不是互相敵對爭生意,反而學人玩起Crossover,得唔得㗎?同樣目標為推動香港社企發展的兩間公司,Think Pig和Hitchbond,一於率先示範,話你知Crossover可以怎樣結合有限的資源,創造出無限可能,共同推廣社會價值!